K·C·尼古劳

K·C·尼古劳
K. C. Nicolaou
出生 (1946-07-05) 1946年7月5日77歲)
塞浦路斯卡拉瓦斯英语Karavas(現由北賽普勒斯實質控制)
居住地美国
母校伦敦大学
奖项亞瑟·科普獎(2005年)
保羅·卡勒金質獎章(2011年)
富蘭克林獎章(2011年)
沃爾夫化學獎(2016年)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化学
机构萊斯大學宾夕法尼亚大学圣地牙哥加利福尼亚大学斯克里普斯研究所

基里亞科斯·科斯塔·尼古劳(英語:Kyriacos Costa Nicolaou,简称KCN,1946年6月5日),塞浦路斯裔美国化学家有机合成大师级人物之一。

生平

研究

主要对天然产物全合成、全合成策略进行研究。已合成的标志性分子有:

endiandric acids、amphotericin B、calicheamicin1I、rapamycin、紫杉醇(Taxol®)、zaragozic acid、brevetoxin B、brevetoxin A、埃博霉素(the epothilones)、eleutherobin、万古霉素(vancomycin)、the CP-molecules、sanglifehrin、the bisorbicillinoids、apoptolidin、the coleophomones、diazonamide A、1-O-methyllateriflorone、the azaspiracids、thiostrepton、the bisanthraquinones、the abyssomicins、the marinomycins、platensimycin、uncialamycin、biyouyanagin、platencin、cortistatin 、sporolide B和 turbinamycin 等。

合成法有:

  • 基于 IBXDMP 的氧化反应和环化反应 (Nicolaou 氧化反应)
  • 硒诱导的关环反应
  • 基于硫代糖苷的糖化反应
  • 大环成环反应
  • 环醚化反应
  • 金属催化和无机催化的不对称环化反应

所著书籍有:

  • Nicolaou, Kyriacos Costa; E. J. Sorensen. Classics in Total Synthesis: Targets, Strategies, Methods. Wiley-VCH. 1996.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ISBN 3-527-29231-4. (全合成经典)
  • Nicolaou, Kyriacos Costa; S. A. Snyder. Classics in Total Synthesis II: More Targets, Strategies, Methods. Wiley-VCH. 2003.  引文使用过时参数coauthors (帮助) ISBN 3-527-30684-6. (全合成经典Ⅱ)
  • Molecules that Changed the World (改变世界的分子),Wiley-VCH,2008年
  • Handbook of Combinatorial Chemistry: Drugs, Catalysts, Materials,2002年
  • Selenium in Natural Products Synthesis,1984年

荣誉

  • Humboldt Foundation US Senior Scientist Prize (德国 1987)
  • 日本促进协会奖 (1988)
  • 美国化学会 有机合成化学创造奖 (1993)
  • The Dr Paul Janssen Prize for Creativity in Organic Synthesis (Janssen研究基金 1994)
  • 英国皇家化学协会 Rhone–Poulenc 奖章 (1995)
  • 美国化学会 Ernest Guenther 天然产物化学奖 (1996)
  • 美国化学会纽约地区 William H. Nichols 奖章 (1996)
  • Inhoffen奖章 (德国 1996)
  • Linus Pauling 奖 (1996)
  • 美国化学会 Gustavus John Esselen Award for Chemistry in the Public Interest (1998)
  • 山田奖 (1999)
  • 阿司匹林奖 (西班牙 1999)
  • Max Tishler 奖 (2000)
  • 保罗·卡雷金奖 (2000)
  • 名古屋奖章 (2001)
  • Ernst Schering 奖 (德国 2001)
  • 四面体奖 (2002)
  • Aristeio Bodossaki 奖 (2004)
  • 亚瑟·科普奖 (2005)

成员: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链接

  • Nicolaou小组在萊斯大學的主页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Nicolaou小组在Scripps网站上的主页* Perspectives in Total Synthesis: A Personal Accoun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自传
1970年代
1980年代
  • 亨利·艾林(1980)
  • 约瑟夫·查特英语Joseph Chatt(1981)
  • 约翰·波拉尼 / 乔治·皮门特尔英语George C. Pimentel(1982)
  • 赫伯特·古陶斯基英语Herbert S. Gutowsky / 哈登·麦康奈尔英语Harden M. McConnell / 约翰·沃英语John S. Waugh(1983/4)
  • 罗道夫·阿瑟·马库斯(1984/5)
  • 艾里亚斯·詹姆斯·科里 / 阿尔伯特·艾申莫瑟(1986)
  • 大卫·菲利浦 / 大卫·布洛英语David Mervyn Blow(1987)
  • 约书亚·约特纳尔英语Joshua Jortner / 拉斐尔·大卫·莱文英语Raphael David Levine(1988)
  • 杜伊利奥·阿里戈尼英语Duilio Arigoni / 艾伦·巴特斯比英语Alan R. Battersby(1989)
1990年代
2000年代
2010年代
2020年代
  • 莱斯利·莱瑟罗维兹英语Leslie Leiserowitz / 米尔·拉哈夫英语Meir Lahav(2021)
  • 邦尼·巴斯勒 / 卡罗琳·贝尔托西 / 本杰明·克拉瓦特三世英语Benjamin Cravatt III(2022)
  • 何川 / 杰弗里·W·凯利英语Jeffery W. Kelly / 菅裕明(2023)
  • 农业
  • 艺术
  • 化学
  • 数学
  • 医学
  • 物理
富兰克林研究所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获得者
1990年代
1998年
1999年
2000年代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 中村修二
  • 饭岛澄男
  • Norman Allinger英语Norman Allinger
  • Mary-Dell Chilton英语Mary-Dell Chilton
  • Alexandra Navrotsky英语Alexandra Navrotsky
  • Lucy Suchman英语Lucy Suchman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 塞缪尔·丹尼谢夫斯基
  • Ray William Clough英语Ray William Clough
  • Luna Leopold英语Luna Leopold
  • 唐·诺曼
  • Fernando Nottebohm英语Fernando Nottebohm
  • Jan Peter Toennies英语Jan Peter Toennies
  • Giacinto Scoles英语Giacinto Scoles
  • M. Gordon Wolman英语M. Gordon Wolman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代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代
2021年
  • 罗伯托·卡尔英语Roberto Car
  • 米歇尔·帕里内洛英语Michele Parrinello
  • 亨利·卡普廷德语Henry C. Kapteyn
  • 玛格丽特·穆尔南英语Margaret Murnane
  • 杰瑞米·内森英语Jeremy Nathans
  • C.丹尼尔·莫特英语C. Daniel Mote
  • 莫妮卡·特纳英语Monica Turner
  • 芭芭拉·帕蒂英语Barbara Partee
2022年
2023年
Category:富兰克林研究所本杰明·富兰克林奖章获得者
规范控制数据库 編輯維基數據鏈接
国际
  • ISNI
  • VIAF
  • WorldCat
各地
  • 法国
  • BnF data
  • 德国
  • 以色列
  • 比利时
  • 美国
  • 捷克
  • 荷兰
  • 波兰
学术
  • CiNii
  • Google学术
  • Leopoldina
  • ORCID
  • Scopus
人物
  • Trove
其他
  • IdRef